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国语麻豆

| | | |

我校举办“高校学科治理现代化”微论坛
  • 发布人:虫肠产2
  • 时间:2020-12-29
  • 点击:
  • 来源:
  • 打印

12月28日下午,我校在行政楼8501会议室举办了以“高校学科治理现代化”为主题的微论坛。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博士生导师朱德全教授,《贵州社会科学》主编黄旭东教授,重庆师范大学中国德育研究中心主任冉亚辉教授,贵州师范大学张湘韵副教授,西南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林克松副教授,贵州师范学院吴晓英副教授,西南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石献记、杨磊、王志远、熊晴应邀出席微论坛。我校校长、博士生导师侯长林教授,副校长罗静教授,校团委书记、厦门大学在读博士生周曾艳副教授,“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创新团队”全体成员、高等教育学学术创新团队全体成员、研究生院、发展规划处等相关部门人员等参加微论坛。微论坛由侯长林主持。

微论坛伊始,侯长林作了开场白讲话。他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方向,而学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领域的重要一环。我们今天举办“高校学科治理现代化”微论坛,就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将全会精神提出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贯穿于高校学科建设工作全过程,推动高校学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随后,与会专家、学者一一从各自角度作了主题发言与主题报告分享。

朱德全从“叁个学会、叁入、叁在、叁说”四个方面结合翔实的论文案例,就如何出文章、出成果作了学术意蕴深刻、富有见地的报告。他说,出文章、出成果首先要做到“叁个学会”。一是学会向他人讲自己的成果,通过“讲座、讲课、讲授”将自己的成果讲出来。二是学会自己给自己发短信。一旦有学术灵感和启发就要自己给自己发短信,让灵感与启发跃然于短信中。叁是学会热心地、毫不保留地指导他人的成果。指导他人的成果对于指导者的收获也很大,在指导他人中同样也发展了自己,这也符合学习的规律。其次是要做到“叁入”。一是“入团”,要组建好团队,在团队中才有学术生态与文化生态。二是“入流”,文章要入主流,要紧跟社会热点、结合国家的方针政策等。叁是“入心”,即心态、心情、心智,也就是说写文章要摆正心态,要有好心情,也要有语言厚重与富有哲理的心智。第叁要做到“叁在”。一是“在乎”,要在乎自己所写的文章。二是“在状态”,写文章要有状态、有兴奋度,用思维来思考文章。叁是“在找感觉”,找到好感觉才能写出好文章,对文章要反复推敲。最后要做到“叁说”,确保信息量、学术味、思想性。一是“有人说”。保证信息量。写文章要做到有信息量,信息量来自大量的文献与他人的成果;二是“大家说”,深蕴学术味。要有学术流派的支撑,用学理来支撑文章,达到学者的厚重感。叁是“自己说”,达成思想性。要用思想性观点来表达文章主旨,这样的文章才有厚重感。

黄旭东结合办刊经验,围绕如何打造学科团队、提升学科治理能力作了富有学理性与指导性的报告。他说,学科团队的打造要做到“叁行叁老”。“叁行”即自己首先要行,团队自己要有信心;其次要说别人行;再次是要让行的人说你行,同时团队也要营造良好的学科文化。“叁老”即要做“老黄牛”“老母鸡”“老狐狸”。“老黄牛”意味着要有团队负责人,“老母鸡”意味着团队负责人要带好团队,“老狐狸”意味着团队负责人要有智慧。他指出,高校要提升学科治理能力就要做到深谙学科缘起的规律、把握学科关系的规律、悟透学科发展过程的规律。同时要从“动力机制、平衡机制、治理机制”叁个方面为学科治理机制的构建保驾护航。

随后,冉亚辉从“学科建设在大学治理中的中心地位、学科建设在大学治理中的重要协调作用、大学治理要把握好学科建设的大学质量控制逻辑”叁个方面作了“学科建设在大学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的主题报告;罗静以个人工作经历与科学研究历程为考察对象,谈自己对学科的认识与体悟的渐近过程,并就基础学科、应用学科、职业学科的“和而不同”作了主题报告;张湘韵以知识社会学为视角,作了题为“我国大学学科发展趋势与变革的知识社会学逻辑”的主题报告;林克松向与会人员作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研究成果”的课题成果汇报;熊晴、杨磊、石献记、王志远分别作了“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价值理论、逻辑理路与实践行动”“1+齿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发展的逻辑原点、逻辑结构与逻辑路向”“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制度优化策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逻辑框架”的主题报告。

微论坛上,与会代表还就相关问题与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与对话。

最后,侯长林作了简短的总结讲话。他指出,微论坛信息量大、学术味浓、启发性强,很有价值。他说,专家学者的报告让每位与会人员深受启发,受益匪浅,是一次学术盛宴。同时要感谢西南大学、《贵州社会科学》、贵州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学院等对我校学科团队建设的指导与帮助,期待彼此在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及更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更加深入。

(发展规划处 曾维华/供稿 宣传部 张东方/图 叶丹/审)

论坛现场

应邀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博士生导师朱德全教授讲话

《贵州社会科学》主编黄旭东教授讲话

我校校长、博士生导师侯长林教授讲话

我校副校长罗静教授讲话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