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校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10月30日,党委书记李树新深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该院全体教师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会在该院会议室举行。党委宣传部部长叶丹陪同宣讲。
李树新从十九大报告的框架梳理、极不平凡的五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未来的奋斗目标六个方面对十九大报告的精神进行了阐述。
李树新说,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五年。而在十九大报告中,这一论述改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从“很不平凡的五年”到“极不平凡的五年”,这个变化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成就是全方位、开创性的,变革是深沉次、根本性的,遇到的困难、走过的路程是极不平凡的。这五年,党和国家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除了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政治面貌、军队面貌、社会面貌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人民对国家和民族更有信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根本原因在于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李树新认为,十九大报告与以往报告的不同之处在于专门用一个部分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这充分体现了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强烈的历史感、世界感、方位感,体现了其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担当和责任担当。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李树新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当之无愧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之下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得到了老百姓的高度支持,获得了极高的社会认同感,取得了极好的成效。新中国用近四十年的时间在国际社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找到了发展空间,让国人得以昂首挺胸走出国门。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没有任何一种理论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符合中国的实际,更能解决中国的问题。
李树新说,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叁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叁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奋斗目标的细化指标中,有一个显着的变化是没有“经济总量翻一番”等关键词,这充分体现了发展理念的改变,对经济建设的评价已由数量转变为结构、质量、效益。
李树新还就十九大报告中阐述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军队建设、祖国统一、国际问题、和平发展、全面从严治党等内容与老师们交流了学习体会。他说,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开展政治巡视进行政治透视解决好共产党自身的监督问题。
叶丹解读了学校党委对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相关部署:一是由党委宣传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组建专家宣讲团,深入专业学院、职能部门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宣讲迅速在师生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热潮,持续推进十九大精神在我校转型跨越过程中开花结果、落地生根;二是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凝聚理论研究的力量,依托重点马院建设和重点学科建设探索与市委宣传部共建研究机构,组合各高校、党校力量,聚集相关理论专家,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铜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在地方发展研究上有所建树。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皮坤乾表示,全院教师将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与自身使命相结合,主动学习宣传,通过教研室集体备课、理论征文等活动将十九大精神贯穿在教学中,使其深入师生。
(宣传部 谭钰/文图 叶丹/审)
宣讲现场
党委书记李树新深入马克思主义学院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党委宣传部部长叶丹解读学校党委相关工作部署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皮坤乾作总结发言